在医院内科领域,生物化学宛如一座坚实的基石,默默支撑着疾病诊断、治疗及病情监测的大厦,它以独特的视角,通过对人体各种生物分子的研究,为内科医生打开了了解疾病本质的一扇扇窗户。
生物化学与内科疾病诊断紧密相连,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,如肝肾功能指标、血脂、血糖等,都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,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(ALT)和谷草转氨酶(AST),它们在肝细胞内含量丰富,当肝细胞受损时,这些酶会释放入血,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升高,通过检测其数值变化,内科医生能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病变,是肝炎、肝硬化还是其他肝脏疾病,血糖水平的测定更是糖尿病诊断的关键,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,能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,以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。
在治疗方面,生物化学知识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,以药物治疗为例,许多药物的作用机制都基于生物化学原理,抗高血压药物通过调节体内的肾素 - 血管紧张素 - 醛固酮系统(RAAS)来降低血压,肾素将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,血管紧张素转换酶(ACE)再将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I,后者可使血管收缩、醛固酮分泌增加,导致血压升高,而 ACEI 类药物通过抑制 ACE 的活性,减少血管紧张素 II 的生成,从而达到降压目的,生物化学还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方向,研究人员通过对疾病相关生物分子的深入了解,寻找新的药物靶点,开发更有效的治疗药物。
生物化学在病情监测中同样意义重大,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,定期监测生化指标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,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糖,根据血糖波动调整治疗方案,如果血糖持续不稳定,可能提示治疗方案需要优化,如调整药物剂量、改变饮食结构或增加运动量等,再如,肾脏疾病患者监测血肌酐、尿素氮等指标,能了解肾功能的动态变化,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,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。
生物化学作为内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,贯穿于疾病诊治的全过程,它让内科医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,深入到分子层面去认识疾病,为精准诊断、合理治疗和有效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,是守护患者健康的幕后英雄。
发表评论
生物化学:内科医疗的隐秘引擎,解码生命奥秘的关键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