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较为凶险的儿科急重症,它起病急骤,病情发展迅速,若不及时诊治,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。
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由痢疾杆菌引起,这种病菌通过污染的食物、水等经口进入人体,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,肠道的防御功能较弱,更容易成为痢疾杆菌的侵袭对象。
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在临床上有其独特的表现,初期可能会突然高热,体温可达 40℃以上,患儿可出现烦躁、谵妄、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,这往往是因为病菌释放的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所致,有些患儿还会迅速出现面色苍白、四肢厥冷、脉搏细速等循环衰竭表现,严重影响身体各器官的血液灌注,也可能伴有腹痛、腹泻,但部分患儿肠道症状相对较轻,容易被忽视,这就需要医生仔细甄别。
对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,医生会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、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,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、红细胞及巨噬细胞,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,这是确诊的重要依据。
一旦怀疑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,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治疗,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抗感染、对症支持等,首先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来杀灭痢疾杆菌,控制感染,针对高热、惊厥等症状,要及时采取降温、止惊措施,防止高热惊厥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,对于循环衰竭的患儿,要迅速扩容、纠正酸中毒,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,保障重要脏器的功能。
预防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至关重要,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洗手,不吃生冷食物,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,加强食品卫生管理,确保食物的清洁与安全,对于儿童集体生活场所,如幼儿园、学校等,要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,定期对餐具、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,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。
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虽然来势汹汹,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同时加强预防措施,就能有效降低其发病率,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,作为内科医生,我们肩负着守护患儿健康的重任,会全力以赴应对这一疾病挑战,为患儿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