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至,盛夏始,在这个气温节节攀升的时节,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,内科疾病的发生风险也相应增加,作为内科医生,在此提醒大家要格外关注自身健康,做好预防和保健。
小暑时节天气炎热,人体出汗增多,水分流失较快,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,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影响血液循环,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,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,每天至少饮用1500 - 2000毫升的水,可选择白开水、淡茶水等,要避免过度饮用冷饮,以免刺激胃肠道,引发腹痛、腹泻等问题。
高温天气还容易使人食欲不振,但身体又需要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代谢,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如苦瓜、冬瓜、西瓜、绿豆等,这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,适量摄入蛋白质,可选择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,要注意饮食卫生,防止食物中毒。
夏季昼长夜短,人们的睡眠质量容易受到影响,小暑时节更应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体力,增强免疫力,夜间睡眠时,要注意室内通风,但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,以防着凉,午睡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,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,能有效缓解疲劳,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。
高温环境下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心脏负担加重,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服药,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,减少心脏负荷,一旦出现胸闷、胸痛、心悸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小暑时节,蚊虫活跃,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,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澡、勤换衣,保持皮肤清洁,做好防蚊灭蚊措施,可使用蚊帐、蚊香、电蚊拍等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,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。
小暑时节要关注内科健康,从饮食、饮水、睡眠、运动、个人卫生等方面入手,做好预防保健工作,让我们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,保持身体健康。
发表评论
小暑炎夏至,内科养护关键期:防中署、调饮食以养心脾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