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盂肾炎,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一种,主要影响肾脏的肾盂部分,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,其症状虽有一定的共性,如发热、寒战、头痛、腰部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(尿频、尿急、尿痛),但两者的发病机制、病程进展及治疗方式却大相径庭。
急性肾盂肾炎,通常起病急骤,症状明显且严重,多由单一细菌感染引起,如大肠杆菌,患者常在数天内出现高热,体温可超过39°C,并伴有显著的腰部或腹部疼痛,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引发脓毒症、肾乳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,治疗上,需使用强效抗生素,如头孢曲松或左氧氟沙星,同时辅以充分的液体补充和休息,以促进炎症消退。
慢性肾盂肾炎,则是一个更为复杂且隐匿的疾病过程,常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转化而来,其症状不如急性时明显,可能仅表现为低热、尿频、尿急及腰部隐痛,由于病程长、反复发作,慢性肾盂肾炎可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,如肾瘢痕形成、肾功能减退等,治疗上需更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,同时需进行全面的泌尿系统检查,以排除尿路梗阻、结石等潜在病因,并采取措施预防复发。
有效区分急性与慢性肾盂肾炎的关键在于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,急性患者往往有明确的近期感染史,而慢性患者则多存在反复发作的历史,影像学检查如超声、CT或MRI也能提供重要线索,如慢性患者的肾脏可能显示结构改变或瘢痕形成。
对于肾盂肾炎的诊治,既需精准区分其类型,又需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及早识别、及时治疗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所在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