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时代,电子竞技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娱乐方式之一,但与此同时,游戏成瘾问题也日益凸显,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功能造成潜在威胁,作为医院的内科医生,我们不仅需要治疗实体疾病,还需关注这一新兴的“数字健康”问题。
在医学领域,对游戏成瘾的界定和诊断尚无统一标准,传统上,我们依据DSM-5(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)中的标准来诊断成瘾,如反复进行某项活动导致临床显著痛苦或损害,且难以控制,将这一套标准直接应用于电子游戏上,面临诸多挑战:如何界定“游戏”与“非游戏”活动?如何评估游戏时间对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的影响?
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:电子竞技中的“适度游戏”与“成瘾”之间的界限何在?从医学角度看,这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游戏行为、心理状态、社会功能等多个维度,一个青少年偶尔在周末玩几小时游戏,并未影响学业和社交,这可能被视为“适度”;而若其游戏时间逐渐增加至每日数小时,甚至通宵达旦,且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、学业退步、社交隔离等现象,则可能构成“游戏成瘾”。
面对这一挑战,我们内科医生需保持开放心态,不断学习新知识,与心理学家、社会学家等多学科专家合作,共同探索更科学、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,也应加强公众教育,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,培养健康的数字生活习惯,毕竟,电子竞技虽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,但健康和幸福才是人生的基石。
发表评论
电子竞技与游戏成瘾的医学界限,对内科医生而言是专业判断的艺术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