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易激综合征,为何肠道如此易激?

在繁忙的内科门诊中,肠易激综合征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 IBS)患者常常带着困惑与不适前来就诊,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疾病,实则影响着全球约10%-15%的人群,尤其是年轻女性更为常见,其核心症状包括腹部不适、腹痛,伴随排便习惯的改变(如便秘、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),且这些症状在排便后往往能得到部分缓解。

为何“肠道”易激”?遗传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,家族史中IBS的发病率显著增加,环境压力、心理状态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均可触发或加剧症状,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衡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,它们与我们的免疫系统、神经调节紧密相关,微生态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引起“肠道风暴”。

肠易激综合征,为何肠道如此易激?

治疗上,除了调整生活方式(如规律作息、减压、均衡饮食)外,药物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,如使用解痉剂缓解腹痛、抗抑郁药改善心理状态等,但最关键的是,患者需建立与医生的有效沟通,理解IBS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,共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案,虽然“肠道”易激,但通过科学管理和理解,我们能够让它回归平静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3-31 13:42 回复

    肠易激综合征因肠道敏感性高,对食物、情绪等刺激反应过度而引发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。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