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实践中,缺铁性贫血(IDA)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,其特征是体内储存铁耗尽,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,面对这一挑战,医生需如何有效诊断并制定治疗策略呢?
诊断的关键在于“三步走”策略:
1、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: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失血(如月经过多、消化性溃疡)、饮食不均衡或吸收障碍等病史,观察皮肤黏膜苍白、乏力等典型症状。
2、实验室检查:血红蛋白(Hb)降低提示贫血;血清铁蛋白(SF)<12 μg/L和转铁蛋白饱和度(TSAT)<20%是IDA的敏感指标;总铁结合力(TIBC)升高,而铁饱和度降低则进一步支持IDA诊断。
3、骨髓象检查:虽非必需,但对鉴别其他类型的贫血有重要意义,表现为骨髓铁染色显示铁幼粒细胞减少或消失。
治疗上,采取“双管齐下”的方法:
去除病因:如控制月经过多、治疗胃肠道疾病等。
铁剂补充:口服铁剂为首选,如硫酸亚铁,需注意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,严重贫血或不能口服者,可考虑静脉补铁。
强调膳食指导,增加富含铁食物(如红肉、绿叶蔬菜)的摄入,以及维生素C的补充,以促进铁的吸收,通过这一系列综合措施,可以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症状,恢复其健康状态。
发表评论
缺铁性贫血:通过血液检查诊断,补充含高铁食物或口服补剂治疗。
缺铁性贫血通过血液检查中低血红蛋白和血清转炉素水平诊断,治疗需补充含高铁食物或口服补剂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