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繁忙的医院内科门诊中,常能听到患者询问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话题,白米作为亚洲人餐桌上的常客,其角色一直备受争议,白米,作为精加工后的产品,虽然口感细腻、易于消化,但其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的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如B族维生素、铁、锌等,这不禁让人思考:白米究竟是营养宝库,还是健康隐患?
从营养学角度看,白米虽能提供一定的能量,但缺乏了其他重要的营养成分,长期以白米为主食,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,增加患上贫血、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白米的升糖指数(GI)较高,过量摄入易引起血糖波动,对糖尿病患者尤为不利。
适量食用白米并搭配其他全谷物、豆类及蔬菜,可以平衡膳食结构,减少健康风险,关键在于“适量”与“均衡”,作为内科医生,我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,应将白米视为碳水化合物来源的一部分,而非全部,鼓励多吃糙米、燕麦等全谷物,以获取更全面的营养。
白米虽好,但需明智食用,平衡膳食才是维护健康的关键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