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髓瘤,当骨癌的误解遇上真实挑战

骨髓瘤,当骨癌的误解遇上真实挑战

在临床实践中,骨髓瘤常被误认为是骨癌的一种,实则不然,它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,这些浆细胞异常增生并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(M蛋白),导致骨骼损害、肾功能异常及免疫系统紊乱等一系列复杂症状。

问题提出: 骨髓瘤患者为何会出现高钙血症?

回答: 骨髓瘤患者并发高钙血症的主要机制在于其产生的M蛋白竞争性抑制了近端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,进而引起低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,这种变化导致骨骼释放大量钙质入血,加之M蛋白本身也可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,共同作用下使得血钙水平异常升高,高钙血症不仅加重了肾脏负担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,如心血管事件、意识障碍乃至死亡,在骨髓瘤的治疗过程中,有效控制血钙水平至关重要。

治疗上,除了针对骨髓瘤本身的化疗外,还需采取措施如限制高钙食物摄入、使用降钙素或通过透析清除过多钙质等,以维持血钙在安全范围内,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及肾功能,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高钙血症及其它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。

骨髓瘤虽非“骨癌”,但其引发的复杂生理变化及治疗挑战不容小觑,通过多学科协作,综合施策,方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,提升生活质量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3-10 20:58 回复

    骨髓瘤与骨癌的误解交织,揭示了公众对疾病认知的真实挑战。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4-03 16:18 回复

    骨髓瘤非骨癌,误解需明辨;挑战虽真实存在却可治。

添加新评论